如何开好一个沙龙?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开好一个沙龙。那么一上来呢,我要划一条线,就是哪些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我们今天所讨论第一个不是政府意义上的座谈会和讨论会,因为那是属于由政府管理意义上的一些会议,主要是领导或者专家在上面讲,大家会发言,主题是为了政府想推动的一件事或者一项工作,你讲你的、他讲他的,最后领导总结讲话。第二也不是交际沙龙,就是各种各样的party派对,各种各样的演出、娱乐,也不是这种沙龙。
今天我说的这个沙龙,它主要是参与者相互平等,没有上下级关系,但大家对于一个事或者一个项目感兴趣,大家讨论的目的也是为了怎么样把这个事做好,这个项目怎么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然后大家追求一些事实,追求真相、追求真理,以这样的目标为目标的沙龙。
去年以来,我组织的一号社群至今已经搞了48场各种各样的沙龙,加上我本人作为邀请的专家去参加的会也超过了上百场。每年都会有上百场的会,我也深切得感受到开个会不容易,而开好会更不容易,讨论出问题就更加不容易了。体制内的政府意义的会,在这里就不吐槽了,体制外的有些会经常成为吐槽的会,就是批评,批评政府、批评部分干部,然后与会者会说的拼命表达,说着说着也停不住,而讨论的效果也未必好到哪里去。通过这样的一些实践,我觉得无论体制内的会还是咱们民间社会组织开的一些沙龙,我都深切得感受到开好会真不容易,也深切得感受到了议事规则的重要性。
我在一号社群这么多场沙龙的一个基础上,今天就如何开好一个沙龙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方面就是要认真的分析沙龙的性质。我觉得沙龙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议事决策类沙龙,第二类是话题型沙龙,第三类是分享类沙龙,那么议事决策类沙龙是有一些问题或者有一些项目、有一些活动的相关者大家凑在一起,决策和大家利益相关的一些事,所以议事决策类的沙龙适用于议事会、委员会等等的一些讨论。比如说,我们要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叫某某文化促进会,我们就要讨论人选、讨论章程、讨论分工、讨论活动的策划,而这些和我们发起人都有关系,需要大家共同来决策,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沙龙是话题类沙龙,大家共同关注一个话题,然后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目标也比较多,参与者抱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长知识来的,有的是对这个有兴趣爱好,想研究,有的仅仅是为了表达而来的,当然也有些人就是来打酱油的。那么这种沙龙有时候非常的头脑风暴,形成激辩,参与者在激辩之中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有的话题更深入一步,就是要形成共识,比如说大家对于素食感兴趣,想共同倡导每周一吃素行动等等。这就是话题,通过这个话题来倡导这样的一个观点,也希望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观点,然后以组织的名义发布,以上就是话题型沙龙的一些特点。
第三个是分享性沙龙,就是观点分享,读书会就是典型的分享性沙龙。有一些人读了某本书,他觉得这书特别好,并且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感想和体会。比如说有人去国外考察学习回来之后做一个主题分享,分享之后其他人问问题,这就是分享性沙龙。
这三种沙龙的性质不同,它们的目标也不同,所以要选择的议事规则也不同。这么多场的沙龙开下来之后,我觉得有些我开展的一些沙龙效果不好。有的是主持人因素,有的是议事规则问题对大家充分表达意见形成了压制,所以这个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讲第二个方面,就是选择不同的议事规则。
对于议事决策类的沙龙,因为要形成共识还要有效力,我们建议大家去学一学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他的规则基础之上我觉得要形成中国特色的一些议事的规则,比如说我们就推出了议事决策类议事规则的13点,就13点内容,不是特别复杂,让大家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否则如果严格的按照一些议事规则来执行的话,有一些会会开的极长。我参加过一个严格按照罗伯特议事规则来开的会,仅仅一个理事会决策推出明年的三项重点工作就开了两天时间,他主要是一轮一轮的投票、一轮一轮的表达、一轮一轮的争辩最后再形成共识。从大家一起提项目,提出一百多项,筛选成十项,又筛选成五项,最后投票投出三项,这个过程是极其臃长的。
对于话题型的沙龙,我觉得目前这种沙龙组织的是最多的,我们也曾经想以这个议事规则来进行议事,但是试下来觉得不太好,因为这个议事规则的限制比较多,使一些想表达、有观点的人时间不充裕,而有一些不想表达的又说不出什么内容,所以我们后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话题型沙龙的一些规则。
对于分享型的沙龙,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主持人一定要选择好,他主要是要引导。在主讲人之后要,引导大家提问题,否则会导致大家的问题不到位或者有一些都没问到,还有就是有时候会冷场的情况,所以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要点、诀窍来推出,能够让分享型的沙龙开得更好。
而有时候,一个沙龙它不是单单就某一类的沙龙,它会涉及三项内容,我们就要在这三种规则之中进行切换。那么沙龙怎么样选择合适的主持人,通过多场的实践我们也得出了一些经验:对于议事决策类的沙龙,我觉得主持人一定要严格遵守程序,并且他不应该做为投票者参与其中,而且他个人对于时间的把控、程序的把控要恰到好处,否则会讨论起来没完没了还决策不了事情,所以要选择能够控制住场面的主持人。
对于话题型的沙龙,要选择对这个话题非常了解的主持人,并且要让他有充分的准备、要形成讨论提纲,比如说我们今天这个沙龙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否则也会形不成聚焦,讨论不到重点也讨论不出氛围。对于分享型沙龙,对主持人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他要善于烘托气氛,要能够控制节奏。
另外再分享一下在开展沙龙过程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应对。第一种情况是出现停不下来者,有一些人的表达欲极强,他会滔滔不绝,规则说讲三分钟他会讲十几分。如果是后两种沙龙就是话题型沙龙和分享型沙龙,我觉得主持人可以适当的放宽时间,因为这个对规则和对时间的要求不高,而对观点的形成要求比较高。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要看他讲的内容,中间可以把他打断然后反问他一些话,然后在他回答过程之中来形成大家的讨论,同时能够给他更多的时间让他充分的表达。而对第一种沙龙,因为是要决策,所以一定要马上制止他的此类行为。
第二个特殊情况就是产生了冲突,在开展沙龙的过程之中,这是经常出现的事,尤其在讨论一些比较热点的话题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要强调共同点,就是冲突双方观点之中的共同点,然后也要借助规则坚决的制止,不能出现过激的行为,因为过激的行为也会经常发生的,有的通过沙龙两面直接吵,后来在这个微信群里继续吵,吵完之后退群发表声明等等这样的事也都是出现过的。
第三个特殊情况就是出现一些观点的偏激者。有时候沙龙会触及一些敏感的话题,他的表达也比较激进,此时主持人要尽量的及时进行调和,然后可以岔开话题,坚决不能听之任之,如果他的观点引起了公愤,我觉得必要的时候可以把他请出去。
最后还要谈一点,所有的沙龙开完之后一定要对讨论的内容让大家提意见,还要对大家提的意见形成反馈,比如说过了两天后将采纳不采纳这些意见反馈给他,这样可以使这些参与者对于沙龙形成一种情感,使得他觉得这个沙龙非常重视我的观点。随着这个社会创新的飞快发展,其实我们更多人会有更大的机会召开各种各样的沙龙,通过沙龙形成共识,通过沙龙能够凝聚团队、能够形成文化,所以沙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大家能够很好的掌握到这些沙龙的一些技巧和规则,我觉得大家会在社会创新的道路上迈得更加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