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家牌照被吊销了”,每个支付公司都高度紧张,等待着命运之剑的落下。
这其中,因为严重违规被注销牌照的,有13家,占绝大多数。
“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手段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恶意拒绝、阻碍检查监督的”,金源说,根据相关规定,说明这13家存在以上问题。
据央行抽样数据表明:第三方支付机构中,交易额超过10000亿元的有2家,其中盈利的2家;交易额在5000亿~10000亿的有5家,其中盈利的4家;交易额在1000亿~5000亿的有9家,其中盈利的9家;交易额在100亿~1000亿之间的有16家,其中盈利的10家;交易额在100亿以下的有165家,其中盈利的仅51家。
可见,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下的,盈利非常难。
这些小支付公司活得如何?
“活得生不如死”,某支付公司的高管称,现在他们的交易额只有60多亿。
“60多亿,我们的收入只能来自沉淀资金在银行的利息,还不够我们给银行支付手续费和人员开支”,该高管称,他们为了求生,开始了一些非法小动作。
二清,就是其中的顽疾。
“我们为了活下去,曾经尝试对接澳门的赌场资金,进行洗钱交易”,接受采访的支付公司高管称,他们和“二清”公司暗合,授意其去对接不明来路的资金。
“我们不得不做,因为其他支付机构都这么干,赌博、越黑的钱,利润越高”,该高管称,因为最近政府监管收紧,导致很多支付机构不得不放弃黑色业务,“澳门赌业都大受影响”。
“市场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薛洪言一针见血。
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一般是自己监控、上报的。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往往选择避开银联清算,政府也监管不到其交易信息。
这些行为,已经从被动违规,升级为刑事犯罪。
而套码问题,也是常见的暗箱操作的手段。
不同的商户,mcc码不同,手续费标准也不同。
2015年3月,支付牌照停止发放。此后,就开始上演牌照大战。
2012年,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牌照开价3600万,讨价还价后,最终以2800万成交;
2016年,恒大花了5.7亿,收购集付通,曲线获得支付牌照。
牌照中介罗晋透露,现在的牌照价格,已叫到了20亿。
很多购买牌照者,都是巨头公司,他们的生态闭环中,需要支付这一环。
因为支付必然牵涉到交易数据和用户数据,巨头公司可不想把核心数据外泄或与人共享。比如美团,可能都是出于这一考虑。
“大很多支付牌照只有地区和部分业务许可,真正有网络支付等权限的全牌照,大概也就20-30张,现在大部分都已安家,剩下流通的,大概只有两三张,价格才会水涨船高”,罗晋称。
来源:一本财经